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审美对象
释义

审美对象【英】

aesthetic object

译文来源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613.

定义

审美对象,亦称“审美客体”。它是被主体认识、欣赏、体验、评判、改造的具有审美特质的客观事物。它与“审美主体”相对,且与审美主体相互作用构成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古希腊柏拉图认为审美的主要对象是理念世界的美。英国休谟认为心灵决定审美对象的存在和性质。休谟在《论怀疑派》中指出:“即使只有心灵在起作用,感受到厌恶或喜爱的感情,它也会断定某个对象是丑的、可厌的,另一对象是美的、可爱的;我要说,即使在这种场合,这些性质也不是真实存在于对象之中的东西,而只是属于那进行褒贬的心灵感受(休谟,1988:10)”。博克认为审美对象是客观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些性质,他借用了人体美来对这句话进行解释,认为爱的对象“总具有人体美的某些特点”(朱光潜,1979:232)。美国迪基认为人的审美知觉转向的任何对象或人对之采取审美态度的任何对象,都会立即变成审美对象,没有固定不变的审美对象。法国杜弗莱纳认为只有当事物从一般对象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自足的,吸引人注意力的东西,而人出于审美需要去观赏它时,它才成为审美对象。这些观点反映了对美的对象的不同见解。审美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形象性、丰富性、独特性、感染性或美的潜能的事物。凡与人确立了特定的审美关系,被人审美地把握,激起人审美意识活动的事物,都是人的审美对象。其领域包括具体的感性的自然物、社会物和艺术,其中最主要的是艺术。其形态包括具有优美、壮美、丑、崇高、悲剧性、喜剧性等审美特性的事物。它是事物自然性、物质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只相对人而存在,只能被人所发现和把握,在人的实践中产生,并随着人的实践和审美意识的发展而发展。它在人的实践中与人发生审美关系;经过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中介,被人发现、认识、选择,并被按照美的规律和人的需要改造、创新。只有被人审美地把握,引起人的审美感知、联想、想象和情感活动,融入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个性,具有社会的内容,成为人化的自然,才能激起人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价。它是激起人的审美意识的客观基础和美感的源泉,制约着人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创造,而人的审美实践、审美意识、审美创造又使对象向人生成,成为人的审美的对象,并推动审美对象的发展(审美对象.via: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对审美对象的生成、性质,学术界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事物的自然属性,人只能认识它,不能改变它;有的认为它是被人的审美意识所发现的,意识决定它的存在与性质;有的认为它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人的实践的结果,具有了人的社会的内容,因而它被看作是客观社会性与形象性的统一。

定义来源

[1] 休谟.休谟散文集[M].上海三联书店,1988.
[2]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 审美对象.via: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物感”和“知觉”分别是刘勰和梅洛-庞蒂美学观中的重要理论范畴,两人都主张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交往模式的主体间性。——“从‘物感’到‘知觉’——刘勰与梅洛-庞蒂心物观比较”,载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The “sensation of object” and “perception” are important theoretical categories of Liu Xie’s and Merleau-Ponty’s aesthetic respectively, and the two advocated the inter-subjectivity of the mod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aesthetic subject and aesthetic object.

例句 2:
荀子所谓“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并不是指没有审美对象,其审美对象是伦理道德之“礼”。——“荀子无美而乐与虚静的美学思想辨析”,载于《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That “pleasure can be nurtured without external beauty source” by Xun Kuang doesn’t mean that there is no aesthetic object; its aesthetic object is ethical “courtesy”.


例句 3:
当代中国社会以男性身体为审美对象的“小鲜肉”现象表明,随着男性身体逐渐失去其超验属性,表征成为认知男性身体的重要途径。表征导致男性身体的物化,使之变成以色相标记自身交换价值的肉体。不过,在男性身体物化的反拨作用下,男性身体的表征变成了一个颠覆自身的伪命题。——“从‘小鲜肉’现象看男性身体的表征与物化”,载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The “young fresh meat” phenomen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at sets the male body as its aesthetic object reveals that representation has become essential for the perception of the male body due to the gradual loss of its transcendental qualiti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male body leads to its objectification, reducing it to the corporeality whose exchange value is marked by its sex appeal. However, the objectification of the male body has a washback effec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