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启蒙辩证法》 |
释义 | 《启蒙辩证法》【英】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Dialectics of Enlightenment译文来源[1] Sim, S. Post-Marxism: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M].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 2001: 78. 定义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合著的一本重要著作,出版于1947年。当时,作者出于对法西斯主义的痛恨和对苏联内外政策的不满,试图通过揭示那种以技术和理性为核心,以强调人的主体性以及对自然的征服为特点的启蒙走向了理性的自我毁灭和理性对人的统治的悲剧,来说明启蒙精神自我毁灭的辩证发展过程,剖析包括苏联在内的“独裁国家”的思想根源,从而展开对“发达工业社会”和“晚期资本主义”的批判。书中重新界定了启蒙的意义,指出启蒙泛指一切“总是致力于把人从恐惧中解放出来,并确立其主权的最一般意义的进步思想”,而非专指18世纪的启蒙运动。按照启蒙精神的本质,人应该把自然界作为占有对象和统治对象,使自然屈服于人的支配,从而确立人对自然的主宰地位,而不是谋求同自然的和谐。正由于“启蒙是极权性的”力量,对自然采取了一种家长式的专制主义态度,所以它总是力求征伐自然,统治自然。在古希腊时代,它曾以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人类支配自然的愿望。到了近代,启蒙精神以知识代替了神话幻想,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迷信中解救出来,要求从实际上支配自然。它借助科学知识把事物的本质归结为一个共同的东西,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可以精确计算的要素。与此同时,形式逻辑的发展又为人们提供了计算事物的逻辑格式和进行推理思维的可能性。于是,数学和逻辑通过科学技术便成了人类实施统治自然的武器。但是,启蒙精神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们对自然的统治,另一方面它也成了奴役人的枷锁。科学技术作为启蒙精神的“物化”,不仅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而且也成了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的手段。随着人对自然控制的增强,人也逐渐从自然中异化出来,成了被奴役的对象。如今,枪炮成了比弓箭更可怕的杀人武器,文化成了操纵大众心理、扼杀革命精神的思想工具,当代工业社会成了全面控制人的极权社会。因此,在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看来,启蒙精神从一开始就潜在地包含着有害于人类自由的一面,其发展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极权主义,走向自己的反面。法西斯独裁国家似乎不是植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是理性物化为科学技术的必然逻辑,是启蒙精神自我毁灭的产物,是人类理性衰退的表现。启蒙精神“是为了将人类从恐惧中解放出来而确立自己的主权。但经启蒙而充分发达的世界却发散着胜利的灾祸”。这就是所谓“启蒙的辩证法”。人类要摆脱极权统治而获得自由,既不需要去发展科学技术,谋求统治自然,也不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只要诉诸于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即可消除异化。由此可以看出,书中体现了幻想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蒋永福,2000:586)。 定义来源蒋永福.东西方哲学大辞典[Z].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例句1. 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的合作,在其关于当前的世界状况及其未来前景的尼采式悲观主义的意义上,同样地表明了无法遵循既定的政党路线。——《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2011:122 1.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Adorno and Horkheimer in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demonstrates a similar inability to follow the prescribed party line, in its Nietzschean sense of pessimism about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world and the prospects for its future. -Quoted from Post-Marxism: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2001: 78. 2. 第一,作为思想根源,这种同一性是随着人类中心主义共生的:“当主体断言自身是万物的培根式的主人并最终是万物的中心主义创造者时,它便把一种认识论的和形而上学的东西带进了这种幻想。”这就是一种主体同一性的原则。也是对《启蒙辩证法》主题的一种重新提炼。——《文本的深度耕犁: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解读》,2007:24 2. First, as the root of thinking, identity grows together with anthropocentrism. When the subject proclaims itself a Baconian master of all things, and finally their idealistic creator, it takes an epistemological and metaphysical part in this delusion. This is an identitarian principle of the subject and a thematic refinement of Dialectics of Enlightenment. -Quoted from A Deep Plough: Unscrambling Major Post-Marxist Texts From Adorno to Zizek, 2011: 45. 3. 准确地说,它是由法兰克福学派主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首开先河的。当然,这条逻辑思路的初始起点是20世纪初在卢卡奇将马克斯·韦伯的工具合理性与马克思的物化理论相嫁接中无意识地萌生的。——《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2009:10 3. More precisely, it was introduced by the heads of Frankfurt School, Max Horkheimer and Theodor Adorno, in their book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Of course, this logical line of reasoning first came into being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when Lukács inadvertently connected Max Weber’s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Marx’s theory of reification. -Quoted from Back to Marx: Changes of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s, 2014: xxvii.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