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俄国的马赫主义
释义

俄国的马赫主义【英】

Russian Machism

译文来源

Lenin, V. I. Lenin Collected Works (Vol. 17) [M].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 1977:74-75.

定义

西方哲学派别之一。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产生并流行于欧洲。以创始人马赫而得名。它的另一位创始人是阿芬那留斯,其代表作是《纯粹经验批判》,故马赫主义又称为“经验批判主义”。1872年马赫发表《功的守恒定律的历史和根源》一书,第一次提出“关于思维经济、关于科学的任务就是从概念上确定真实事物的基本思想”和“一般唯能论的要点”。1883年发表《力学及其发展的历史批判概论》(简称《力学》或《力学的发展》),1886年发表《感觉的分析》,1905年把他的哲学讲演汇编成《认识与谬误》一书出版。系统发挥“世界要素论”等哲学理论。与马赫同时,阿芬那留斯亦提出类似的理论。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理论提出后,很快在西欧各国和俄国得到流传,并出现一批追随者,主要有彼得楚尔特、维利、彭加勒、杜恒等人,以及奥地利和俄国等工人政党的一些领导人。马赫主义继承了经验论,主要是贝克莱和休谟的传统,主张从感觉经验出发,把经验当作认识的基础和界限,又继承了康德批判哲学的传统,主张要以批判人的认识能力,判定认识的源流、范围和界限,从经验中清除物质、因果性、必然性等超经验的形而上学的抽象。其主要理论“世界要素说”(或称“要素一元论”)认为,世界是由一种中性的“要素”构成的,无论物质的东西还是精神的东西都是这种要素的复合体。由此认为克服了旧哲学把物质和精神对立起来的“心物二元论”,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一元论的宇宙结构”。从这一立场出发,认为科学理论不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只是对感觉经验的描述。这种描述应当遵循费力最小的“思维经济原则”。从而提出否定因果律的客观性的函数因果观等。马赫主义在反对机械论的片面性时陷入了相对主义,否定物理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导致唯心主义。列宁在1909年出版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对马赫主义作了批判。马赫主义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以后的实用主义、新实在论、逻辑实证主义等西方哲学流派;还广泛影响于自然科学界。1912年,在柏林成立了研究马赫哲学的实证主义协会,1927年在维也纳由纽拉特组织起一个马赫学会。马赫主义在2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曾对当时的思想界和科学界产生影响,科学家丁文江和王星拱等最早撰文研究马赫主义。(金炳华,2003:718)

定义来源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例句

1. 考茨基在自己的信中承认普列汉诺夫精通马克思主义,深信唯心主义同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调和的,并认为马赫主义不是唯心主义(或者说:不是任何马赫主义都是唯心主义)。考茨基在最后一点上,特别在关于俄国的马赫主义这一点上是错误的,这是无疑的。但他的错误完全可以原谅,因为他并没有研究过整个马赫主义,他写了一封私人信件,其目的显然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夸大意见分歧。 ——《列宁全集(第二十卷)》,1989:129

1. In his letter, Kautsky admits that Plekhanov is well versed in Marxism, and expresses his own conviction that idealism cannot be reconciled with Marxism, and that Machism is not idealism (or that not every form of Machism is idealism). It is obvious that Kautsky is mistaken on the last point, particularly as regards Russian Machism. But it is a pardonable mistake on his part, for he has never studied Machism as a whole, and his opinion was expressed in a private letter obviously written as a warning against exaggerating the differences. -Quoted from Lenin Collected Works (Vol. 17), 1977: 74-75.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的永恒真理强调真理的条件性,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针对俄国的马赫主义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列宁对恩格斯继承和发展的地方在于探讨了关于实践标准的辩证性问题。——“恩格斯与列宁关于真理问题探讨的比较”,载于《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Engels stressed the conditionity of truth in Anti Tuhring, while Lenin emphasized the objectivity of truth in the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What Lenin beyond Engels’s place is that he explored the dialectics of practice. 

例句 2:
世纪初的“物理学”危机在俄国引发了一场重大的哲学论战,俄国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等人试图将马赫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嫁接起来,这一错误企图遭到了列宁、普烈汉诺夫等人的反对。——“物·关系·拜物教:一场已经被忘却的思想交锋——评1908年普烈汉诺夫与波格丹诺夫的哲学论战”,载于《学术论坛》2007年第3期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5 10: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