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两缺口模式 |
释义 | 两缺口模式【英】two-gap model译文来源刘伟,梁小民,雎国余,杨云龙.经济学大辞典[Z].团结出版社,1994:337. 定义关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国外资源解决国内存储缺口和外汇缺口矛盾的一种模式。1966年由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和A·斯特劳特在《外援与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储蓄、投资、出口和进口,并主要受到三种形式的约束:一是储蓄约束。即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投资的扩大,影响了经济发展;二是外汇约束。即出口收入小于进口支出,有限的外汇不足以支付经济发展需要的资本等进口,阻碍了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发展;三是“吸收能力”的约束。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企业家和管理人才,无法更多地吸收外资和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影响了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都会遇到这些约束,并依次出现3个经济发展阶段:吸收能力限制的发展阶段、储蓄限制的发展阶段、外汇限制的发展阶段。钱纳里和斯特劳特重点考察的是储蓄约束和外汇约束。利用均衡方法分析,宏观经济的总量公式为总产出或国民收入=总支出。如果Y代表总收入;C代表总消费;I为总投资;X和M各代表出口和进口;S为总储蓄,则有Y=C+I+(X-M),移项得:Y-C+M=I+X,而Y-C=S,所以I-S=M-X。如果I大于S,则国内储蓄出现缺口,如果M大于X,则国内外汇出现缺口。假设在给定的时点上,储蓄和外汇这两个缺口不但大小不等,而且没有互补性和替代性,从而每一个缺口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约束性。调整这两个缺口的方法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从修补缺口本身考虑,不用外资条件下消极的调整。当(I-S) > (M-X) 即储蓄缺口大于外汇缺口时,可以通过削减国内投资或增加储蓄来实现两端的平衡;当(M-X) >(I-S)即外汇缺口大于储蓄缺口时,可以通过减少进口或增加出口来实现两缺口的平衡。但是,削减投资或减少进口都会降低经济增长率,而增加储蓄和出口又都是难以实现的。另一种是着眼于经济增长的方法,利用外资条件下积极的调整,即引进外资,使两个缺口在促进经济增长率提高的情况下实现平衡。通过引进外资来平衡两缺口,具有双重的效应。若一笔外资以机器设备的形式引进发展中国家,从供给看,既是从国外进口了资源,又不需要用增加出口来支付,这就减轻了外汇不足的压力;从需求看,这笔进口既是投资品,又不需要用国内储蓄来提供,这就减轻了国内储蓄不足的压力(刘伟等,1994:337)。 定义来源[1] 刘伟,梁小民,雎国余,杨云龙.经济学大辞典[Z].团结出版社,1994.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