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非结果论(又作义务论,本务论,道义论) |
释义 | 非结果论(又作义务论,本务论,道义论)【英】Nonconsequentialism; deontology; theory of duty译文来源[1] F. M. Kamm. Nonconsequentialism. via: http://www.oxfordscholarship.com/view/10.1093/acprof:oso/9780195189698.001.0001/acprof-9780195189698-chapter-2 定义非结果论是一种道德理论,这种道德理论不是以结果为基础的,而是以别的某个道德标准(非结果论者通常视之为“更高”的标准)为基础,传统伦理学称之为 “义务论”。非结果论强调人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强调依据普遍的道德标准以说明为实现行为目的,采取何种行为最为适宜。非结果论或义务论主张“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必须履行它,不管行为的结果对人对已是利还是害。作为义务论的著名代表,康德认为,一个行为在客观上是正确的,可以出自深谋远虑、慈爱、对道德规律的尊重或其他动机,但是最高的和唯一的无条件的动机则是对道德规律即绝对命令的尊重”。(徐少锦等,1999:74)康德认为道德规律即绝对命令指的是善良意志,在这个世界以内或以外,除了善的意志,没有别的东西可以称作无条件的、绝对的善。判断善恶的标准,不是行为的效果,而是立意的动机,只要你相信自己的行为准则能够普遍立法,即有普遍的客观有效性,那就是道德的,也就是说,遵守“绝对命令”的行为,本身就是道德的。如果支配某一行为的准则不能为全人类所共同信奉,便不能构成“绝对命令”,则该行为便是不道德的。 义务伦理学片面地强调道德的动机,否定道德的效果,割裂了二者的统一性。(北京大学国情研究中心,1992:1194) 定义来源[1] 徐少锦.伦理百科辞典[Z].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