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释义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英】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ntal and manual / physical/bodily labour

译文来源

[1]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348.
[2]Marx, K. & F. Engels. Karl Marx Frederick Engels Collected Works (Vol. 24) [M].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86: 87.
[3]Zhang Yibing. Back to Marx: Changes of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s [M]. Göttingen: Universitätsverlag Göttingen, 2014: 275.

定义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文化技术水平和劳动方式上的不同和差异,是社会主义三大差别之一(三大差别分别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原始社会末期出现这一差别的萌芽。由于社会分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这一差别发展成为各自固定从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两个社会集团。马克思说:“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马克思等,1972:36) 。它在历史上促进了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但在剥削阶级的社会里常处于对立状态,脑力劳动通常成为统治阶级的特权,垄断了科学文化知识,并形成服务于剥削阶级的脑力劳动者社会集团,专门从事统治、管理和其他各种精神活动,同体力劳动者相对立。尽管这种劳动本身也时常成为统治阶级的剥削对象,但由于服务于私有制,而变成剥削体力劳动者的手段。这种对立对人的发展所起的消极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明显:无产者在劳动中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精神的力量,脑力劳动者也被局限在所任职业的狭窄范围内,同样形成畸形的发展。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的开展和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导致劳动性质的某些改变,在工人劳动中脑力劳动的比重随之增大。这种变化虽然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接近创造了条件,但其对立只有在消灭了私有制后,才能消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主体,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关系不再体现为对立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在文化水平、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本质差别将逐步缩小,演变为非本质差别。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将随之消灭(金炳华等,2007:194)。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解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马克思等,1972:37-38)。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的消失,不能通过将脑力劳动者的文化降低到体力劳动者的水平来实现,而只能是通过将体力劳动者的文化提高到脑力劳动者的水平来实现。并且,必须使他们两者的文化都继续提高,以便能够掌握更加先进的、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本质差别的消失,并不意味着一切生产分工和一切职业之间的差别都归于消失,也并不是说社会的众多的生产和文化科技部门中全面发展又精通某项专业的专家就不再存在,而是说,由于有更充裕的自由时间和发达的共产主义教育,新培育的体力和脑力全面发展的人,将能够自由地选择职业,那种把人们终身束缚于某种职业的旧式分工便不复存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2002:668)。

定义来源

[1]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人民出版社,1979.
[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第二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例句

1.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1963:22-23

1. In a higher phase of communist society, after the enslaving subordination of the individual to the division of labour, and thereby also the antithesis between mental and physical labour, has vanished; after labour has become not only a means of life but life's prime want; after the productive forces have also increased with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 and all the springs of common wealth flow more abundantly—only then can the narrow horizon of bourgeois right be crossed in its entirety and society inscribe on its banners: 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ies,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needs! -Quoted from Karl Marx Frederick Engels Collected Works (Vol. 24), 1986: 87.

2. 以他的理想,“观察与实践、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应该携手并进”我认为,霍吉斯金的这些观点深中肯繁,十分有价值。——《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2009:357

2. In Hodgskin’s ideal world, “there is an absolute necessity for observation and practice, for mental and bodily labour to go hand-in-hand, neither preceding nor staying behind the other.” I believe that Hodgskin’s views here are both profound and valuable. -Quoted from Back to Marx: Changes of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s, 2014: 275.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长期以来,人们写过许多文章阐述空想社会主义者有关大同世界的思想闪光,但讲得较多较突出的是诸如消灭私有制、铲除城乡对立、克服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解放妇女,消亡国家等等设想。——“温斯坦莱关于更换公职人员的见解——读《自由法》”,载于《读书》1980年第11期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6 12: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