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生产力标准
释义

生产力标准【英】

productivity standards

译文来源

The value of productivity standards. via: https://www.behavioral.net/article/value-productivity-standards

定义

生产力标准是邓小平反复强调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他主张社会主义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是非标准(金炳华,2003:840)。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个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邓小平根据生产力原理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后来又概括为“三个有利于”标准。众所周知,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之一,其经典表达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中作出的,核心思想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本人提出的生产力标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科学原理是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对一定历史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说明该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产生、发展和变革的根本依据(李景源,2004:3)。
 毛泽东在领导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曾经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的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但在1956年以后的历史时期,由于“左”的思潮的影响,以阶级斗争为纲逐步代替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特别是在“文革”时期“四人帮”更是大批“唯生产力论”,鼓吹“贫穷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了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根据邓小平的思想,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全党同志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紧紧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的标准。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报告也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称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将生产力标准发展为“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金炳华,2003:840)。
 生产力标准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在邓小平带领全党拨乱反正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标准起到了总的方法论作用。有的学者把它称之为“生产力分析方法”。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生产力标

定义来源

[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 李景源.生产力标准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J].哲学研究, 2004(7).

例句

1. 这些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他们始终站在帝国主义一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4

1. These classes represent the most backward and most reactionary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in China and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Their existence is utterly incompatible with the aim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he big landlord and big comprador classes in particular always side with imperialism and constitute an extreme counter-revolutionary group. -Quoted from Selected Works of Mao Tse-tung (Vol. 1), 1965: 13-14.

2. 二百万左右的产业工人中,主要为铁路、矿山、海运、纺织、造船五种产业的工人,而其中很大一个数量是在外资产业的奴役下。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8

2. These two million industrial workers are mainly employed in five industries—railways, mining, maritime transport, textiles and ship-building—and a great number are enslaved in enterprises owned by foreign capitalists. Though not very numerous, the industrial proletariat represents China’s new productive forces, is the most progressive class in modern China and has become the leading force in the revolutionary movement. -Quoted from Selected Works of Mao Tse-tung (Vol. 1), 1965: 18.

3. 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出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277

3. Changes in society are due chief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in society, that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lasses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ew; it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contradictions that pushes society forward and gives the impetus for the supersession of the old society by the new. -Quoted from Selected Works of Mao Tse-tung (Vol. 1), 1965: 314.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它表明,马克思所讲“实践”即社会生产-生活;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客体价值目标是“生产力标准”,主体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当主客体矛盾产生“异化”时,社会生产-生活发展只能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价值选择;对“实践产出认识”,要在社会存在产出社会意识的框架内理解。——“‘实践’即社会生产-生活(上)——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兼论马克思哲学即唯物史观”,载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It proves that the “practice” Marx stated is social production----life; the goal of object valu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on----life is “productivity standard” while the goal of subject value of it is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n”; “human orientation” is the supreme value cho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on----life when the “alienation” occurs wit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in regard to “practice produces cognition”, it should be interpreted based on the view that the social existence produces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例句 2:
笔者认为,“生产力标准”不同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资本主义剥削和剥削制度合理性的观点是强加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标准由生产力标准决定”是没有根据的。——“马克思‘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么?——评胡钧教授的相关观点”,载于《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productivity standard is different from the idea of “productivity deciding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s far as the relation of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on relation, it is production relation that reacts to productivity, and not production relation decides productivity. The idea of Capitalist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7: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