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法农 |
释义 | 法农【英】Frantz Fanon译文来源McLellan, D.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98: 276. 定义弗朗茨·法农(法语:Frantz Fanon),生于1925年7月20日,逝世于1961年12月6日,法国马提尼克作家,散文家,心理分析学家,革命家。弗朗茨·法农是20世纪研究非殖民化和殖民主义的精神病理学的其中一个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弗朗茨·法农.via: http://baike.so.com/doc/8550207-8870843.html)社会哲学家,“新马克思主义者”。生于法属安的列斯群岛,青年时代在法国学医。1951年获医学学位后在阿尔及利亚的一家医院任精神病科主任,但并不安心医院的工作,积极支持阿尔及利亚革命,1956年辞去医院职务。此后作为专业作家致力于第三世界的反帝革命活动。1961年因白血病去世。持激进的革命立场,痛恨帝国主义的殖民行径,同情被压迫民族,主张将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相结合,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理想的社会主义制度。他从历史的、社会经济的和心理的多重角度论证马克思关于暴力革命的理论。他不信任西方无产阶级、甚至第三世界的无产阶级,认为反对殖民主义的革命只能由第三世界的贫困农民来承担,并且以为毛泽东游击战和格瓦拉建立民族革命军队的道路是可取的。法农的理论在20世纪50、60年代对第三世界人民有广泛的影响。他逝世前发表的《世上的苦命人》使他几乎成为20世纪被压迫民族人民在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代言人。著作有《黑皮肤,白面具》、《世上的苦命人》、《死亡中的殖民主义研究》、《支持非洲革命》。(金炳华,2003:981) 定义来源[1] 弗朗茨·法农.via: http://baike.so.com/doc/8550207-8870843.html 例句1. 对民族主义的基本地位的确认,对小资产阶级的作用的重新评价,对无产阶级的否弃[像法农(Fanon)那样],给予农民中心地位,以及世界资源严重枯竭所带来的生态威胁,这一切都大大改变了问题的讨论情境,不同于马克思和列宁所处的时代。——《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2005:263 1. The realisation of the essential role of nationalism, the reevalu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petty bourgeoisie, the rejection of the proletariat (as in Fanon), the centrality accorded to the and the ecological threat of the disastrous depletion of world resources have radically altered the context of the discussion from that of Marx and Lenin. -Quoted from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1998: 276. 2. 关于非洲,可参见法农(Fanon)的经典著作《地球上的不幸者》及考特(Caute)对此的评论,还有弗里德兰(Friedland)和罗斯伯格(Rosberg)合编的《非洲社会主义》、尼雷尔(Nyerere)的《乌贾马》与阿可(Ake)的《非洲的革命压力》。——《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2005:263-264 2. On Africa, see Fanon’s classic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together with Caute’s commentary, Friedland and Rosberg’s collection African Socialism, Nyerere’s Ujamaa, and Ake’s Revolutionary Pressures in Africa. -Quoted from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1998: 277.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