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辩证唯物主义》 |
释义 | 《辩证唯物主义》【法】Le Matérialisme Dialectique译文来源[1] McLellan, D.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98: 311. 定义《辩证唯物主义》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列斐伏尔的代表作。全书分两篇:“辩证法的矛盾”和“人类的产生”。在《辩证唯物主义》一书中,列斐伏尔从存在主义的“存在本体化”出发,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毫无意义的,是人通过自己的实践使自然界从无意义变为有意义。人类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变为人化的自然,此时的自然界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界。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加工过的自然界具有主观和客观双重性质。但是,这种人化的自然仍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所以对人的活动也具有制约作用。人类产生的过程,既是逐步脱离自然界的过程,不断统治、征服自然界的过程,同时也是日益被自然制约和限制的过程。列斐伏尔在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发现:由于人总要进行劳动,总要与自然发生关系,人的劳动必然要被客体所支配,因而人的异化根源于人的本质之中,根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列斐伏尔得出一个结论:异化的出现是必然的,并且异化已经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反映,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人的思想意识的异化,人的需求的异化,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异化。总之,异化已渗透到了全部生活,任何个人都无法摆脱这种异化的影响。列斐伏尔认为,各种各样的异化现象,追根溯源,无不出于人所具有的创造性活动这一特征。列斐伏尔认为,要想消除异化就必须克服人的存在的分散性和片面性。只有通过社会的发展造就“总体的人”才能消灭异化,即只有“全面的人”、“完整的人”才能解决异化问题。“总体的人”要靠“总体的活动”才得以实现,而“总体的活动”既是高度个体化的,又具有共同的广延性,既是高度清晰的,又是高度自发的,即是融合在自然界的节律之中,又是惟一的存在。该书虽名为“辩证唯物主义”,但实质却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严厉批判,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如萨特等人有很大影响(金炳华,2003:989)。 定义来源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例句1. 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是一位比加罗蒂还要独特得多的思想家。早在1934 年,他就出版了马克思著作的选集,包括《巴黎手稿》中的许多文章。他在很容易引起误解的“辩证唯物主义”标题下写了一篇介绍马克思、至今仍堪称杰作的文章。——《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2008:297 1. 2. 然而,对大多数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来说,这是为了某种危险地接近无政府状态的东西而抛弃辩证唯物主义。“社会的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并不单单是无政府状态能够承认的一个概念,它是拉克劳和墨菲进行探究的基础。——《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2011:37 2. 3. 这种重要的历史辩证法观点是值得我们那些热衷于“实践人道主义”的论者注意的,因为它恰恰体现了一种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2009:464 3.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