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拉尔夫·米利班德
释义

拉尔夫·米利班德【英】

Ralph Miliband

译文来源

[1] Sim, S. Post-Marxism: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M].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 2001: 67.
[2] Ralph Miliband.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lph_Miliband

定义

拉尔夫·米利班德(1924—1994),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1949年至1972年任伦敦经济学院政治学高级讲师,1964年开始与人合作编辑《社会主义纪事》,1972年至1978年为利兹大学政治学教授,1978年以后执教于美国布兰代斯大学。米利班德提出要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工具主义的分析,他指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因为国家是附着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面的,它不可能是任何别的东西。国家的性质是由生产方式的性质和要求决定的,任何政府都不能忽视也不能逃避这种‘结构强制力’”(拉夫尔·米利班德,1984:78)。他认为要得出为什么国家应成为资本主义“统治阶级”的“工具”的结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第一,集中于行政、管理、司法、镇压(军队和警察)以及国家立法机关的人员的社会出身、教育、价值观念等能够使精英阶层保证支持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米利班德在《资本主义狂会的国家》中指出:“国家机器是由政府、行政机关、军队、警察、司法分支机构和次中央政府和议会,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国家制度的形式,国家权力正是存在于这些制度之中,权力是通过每个在这些机构中占居领导职位的人,例如总统、首相、军官和法官等行使的”(拉夫尔·米利班德,1997:58);第二,资本家通过对资源的所有和控制获得的经济力量是资本能够对国家政策的制定施加影响;第三,资本主义特有的合理性强加给一切政府部门以各种“结构性约束”,进一步说明资产阶级这三种控制方式之间关系的阐述构成了米利班德的马克思主义统治阶级理论。米利班德还认为,统治阶级对国家的支配也有赖于被统治阶级的默许,虽然镇压可以用来维持秩序,但是更重要的是统治阶级特权的合法化(卢之超,1993:580)。合法化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优势。米利班德认为政治党派、学校、大众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起到灌输和洗脑的意识形态作用。“这些机构逐渐处于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价值”(拉夫尔·米利班德,1997:185);二是宗教爱国心和实业文化方面的因素;三是教育机构和宣传工具提高对资本家阶级的评价,协助限制反对派的呼声;四是国家运行相对独立性的影响。国家的相对独立性可以使国家能够以不受资产阶级欢迎的方式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客观利益,使国家有可能通过改良求得其存在的重要理由,这种改良可以成为资本主义永存的基础。米利班德的主要著作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国家权力和阶级利益》等(卢之超,1993:580)。

定义来源

[1] 拉尔夫•米利班德.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M].沈巧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
[2] 拉尔夫•米利班德.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M].黄子都译.商务印书馆,1984.
[3] 卢之超.马克思主义大辞典[Z].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例句

1. 然而,边界测试者提出的挑战并不总是得到了应对,而且左翼可能非常不情愿放弃对马克思概念图式的投入,并让自己去验证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和剥削等概念。拉尔夫·米利班德(Ralph Miliband)是一个恰当的例子。尽管文化环境已经改变,但是他仍然重申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2011:105

1. The gauntlet thrown down by the boundary-testers is not always picked up, however, and the left can be very loath to give up their investment in Marx’s conceptual scheme and allow themselves to experiment with notions such as class struggle, surplus-value, and exploitation. Ralph Miliband provides a case in point where the Marxist verities are restated despite the changing cultural climate. -Quoted from Post-Marxism: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2001: 67.

2. 尽管米利班德承认了新社会运动的一些主张和上述坚持,但是他的那本书相当于重申马克思主义的信条,拒绝许多人自由地对待马克思或他的基本概念图式。米利班德并不存在巴罗所说的范式转变。马克思的阶级斗争“模式”可能迫切需要一些修正,但是米利班德不打算追随激进派,也不打算完全抛弃它,“我认为,马克思拥有他的本质”。——《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2011:105

2. Despite some modish acknowledgements of the claims of the new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insistence that Marx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for late twentieth-century socialists, the study amounts to a restatement of the Marxist creed that refuses to take many liberties with Marx or his basic conceptual scheme. There is to be no paradigm shift of the type called for by Bahro. Marx’s ‘model’ of class struggle may stand in need of some modification, but Miliband is not about to follow the radicals and discard it altogether: ‘I think that Marx had the essence of the matter’ -Quoted from Post-Marxism: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2001: 67.

3. 米利班德的解读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但是相对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原则没有陷入困境。它呼唤一种战术性更强的马克思主义,一种大多数信徒仍然能够认识的马克思主义。米利班德挑起了上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卢卡奇和欧洲共产主义者)非常熟悉的争论:在不损害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的情况下,工人阶级支持哪些联盟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呢?——《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2011:106-107

3. Marxism is expanded in Miliband’s reading, but its fundamentals left relatively undisturbed. It is a plea for a more tactical Marxism, yet a Marxism still recognizable to the majority of its followers. Miliband sets up the kind of debate that would be only too familiar to earlier generations of Marxist agitators (Lenin, Lukács, the Eurocommunists), as to what alliances can be countenanced to bring about the ultimate victory of the working class without compromising Marxism’s purity. -Quoted from Post-Marxism: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2001: 68.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拉尔夫•米利班德(Ralph Miliband)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名理论家,“工具主义”的国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工具主义的分析,与此同时,他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主张通过改良主义的战略走向社会主义。——“米利班德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载于《社会主义研究》1993年第5期

例句 2:
从19世纪末开始,在这座小镇里居住过的有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还有英国本土最负盛名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代表拉尔夫•米利班德。——“英国有一座马克思主义小镇”,载于《世界博览》2011年第13期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9: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