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实在界
释义

实在界【法】

le real

译文来源

[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1037.
[2] Sim, S. Post-Marxism: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M]. London: Routledge, 2001: 97.
[3] The Real.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Real

定义

法国拉康用语。指由想像界与象征界结合形成的人的现实存在的环境。认为客观事物在人的认识中起初是一个未知数,作为主体的人在知觉和想像中形成人的活动与要求,同时由于社会的制约,又形成象征界的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在这两者的冲突中形成人可能在世界中的存在环境与活动方式,这就是人作为主体所面临的实在界。它是社会对人起作用而形成的,不是客观的世界,而是人所认识到的社会环境(金炳华,2003:1037)。“实在界”是拉康重要的理论创新之一,也是他晚期理论研究的重点所在,他将不能被符号化的一切归为实在界,这是他受黑格尔“有”与“无”这对概念的启发而回溯性建构起来的一个界域,一个能产生一系列结果的不存在的空无,一个规定主体界限的律令。拉康的逻辑就是,我们的语言绝不会凭空产生,它总是因某个原因而产生,它总要有一个源头。拉康认为不能为符号象征的都属于实在界,所以齐泽克说:“实在界是一块坚硬的石头,它绊倒了每一次符号化的企图,实在界是坚硬的内核,它在所有可能的世界(符号世界)中都保持不变;但与此同时,其身份是极不稳定的,……它是符号化失败的临界点,但与此同时它从不显现其实证性”(斯拉沃热·齐泽克,2002:231)。虽然有关实在界的概念早在50年代拉康就已经提了出来,但是由于他早期的研究经历主要投注在对想象界与符号界的研究,所以早期拉康有关实在界的论述是模糊不清的。在50年代中期之前,拉康的实在界有时会与符号相连接,出现在精神分析师对患者陈述的主动干预的行为中。早期的拉康有时将实在界定义为:“在符号界之前的或超越符号界的混沌不可区分的事物”,或者是“应该被置于语言中的不能被符号化的符号”。直到1959-1960年的第七期研讨班时期,拉康才通过对弗洛伊德有关“物”(Das Ding)的概念的论述,开始厘清实在界的概念,他说:“正是世界在心理中逻辑地和历史地构成之处,Das Ding这个东西孤立自身,表现出陌生的特征,而整个表象活动都围绕着它进行……而且整个适应性的发展也围绕着它展开,这一发展是人类所特有的,因为符号象征过程显示自身不可避免地要被编织在它里面。……Das Ding存在于别的地方”。这个别的地方就是语言之外的实在界。而到了1964年的第11期研讨班时期,拉康将实在界定位于精神分析实践的目标,由此实在界成为了拉康后期理论分析的主要维度(霍红,2014:69-71)。之后,拉康致力于用拓扑学的方法分析三大界域的关系,实在界被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进行了考察。

定义来源

[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1037.
[2] 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 霍红.拉康的语言观研究——语言维度中的主体建构及其“在世”的现身姿态[D].吉林大学,2014.

例句

1. 因此,这也是对待虚假意识概念的怀疑主义。在拉康主义的世界中,某种东西总是逃避总体化;但是,在齐泽克看来,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方面上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盲点,它“没有成功地解释和接受剩余一客体、实在界的残余……那种表现为根本的、构成性的匮乏的残余”。——《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2011:152

1.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拉康将主体的建构分为三个面向——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对主体性建构的探索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拉康的语言观研究——语言维度中的主体建构及其“在世”的现身姿态》,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Lacan divides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subject into three dimensions – the Imaginary, the Symbolic and the Real, which lays a theoretical ground for the exploration of subjectivity construction.

例句 2:
然而实在界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到达的,要想摆脱压迫,获得自由,进入无所不缺的实在界,只能通过梦和死亡实现。——《雪拉身份认同的荆棘之路》,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Unluckily, her dream to get rid of the oppressions and obtain the freedom cannot come true in the real life. The only way to get into the Real Order is in dream or death.

例句 3:
第一部分,对作者及作品,其研究现状,与拉康“主体”理论进行简单介绍。接下来将分别以“主体”理论中“想象界、象征界及实在界”理论为基础,对小说中阿米尔对“主体”的建立与找寻进行分析与解读。——《永恒的追风筝者-<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成长历程的拉康式解读》,烟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s about the author and The Kite Runner,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Lacan’s "subject" theory. Then it will analyze and explain Amir’s establishing and searching for the "subject" in the basis of Lacan’s "subject" theory, that is, in the "Imaginary", the "Symbolic" and the "Real".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