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共产主义原理》 |
释义 | 《共产主义原理》【英】Principles of Communism译文来源[1] McLellan, D.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8: 15. 定义《共产主义原理》是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草案第二稿,写于1847年10月底至11月期间,并于1914年第一次以单行本形式出版。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将恩格斯为同盟草拟的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发给同盟各支部讨论。“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赫斯在巴黎各支部和区部的讨论中,提出一个问答式的“修正”草案,企图把同盟纳入“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小资产阶级思想轨道。恩格斯予以逐条驳斥,同时受同盟巴黎区部的委托,在《信条》的基础上,拟定了一个更为完善的纲领草案,这就是《共产主义原理》。与《信条》相比,《共产主义原理》虽然仍采用问答形式,但是,无论在名称、内容结构、排列次序上,还是具体论述方面,都比《信条》大大前进了一步。《共产主义原理》共有二十五个问答。简明扼要地叙述了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阶级特征和历史使命;分析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手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原则;还批判了其他社会主义派别的错误,驳斥了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诬蔑。《原理》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原理。它给共产主义下了一个简明的经典的定义,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对无产阶级民主制和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两者的关系,提出了重要论断:“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此外,《原理》还提出了共产主义者愿意革命和平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在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等一系列重要原理。1847年11月,受同盟“二大”的委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的基础上,撰写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原理》中的一系列思想,在《宣言》中都得到了更科学的、详尽的阐发(许征帆,1987:390)。 定义来源许征帆.马克思主义辞典[Z].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 例句1. 起码从1847年写《共产主义原理》以来,他在思想上就存在着倚重非主观因素的倾向,从而使他常常对资产阶级国家采取比较温和的态度。他倾向于避免强调国家机器必须打碎的思想,而认为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将来进行统治的现成的政治形式”。——《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2008:12 1. The emphasis on the non-subjective factors that had been present in his thought at least since the Principles of Communism of 1847 led him often to adopt a relatively mild attitude to the bourgeois state. Engels tended to avoid emphasising the idea that the State needed to be smashed and considered the republic to be the ready-for-use political form for the future role of the proletariat”. -Quoted from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1998: 14-15.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