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内部经验 |
释义 | 内部经验【英】internal experience; reflections译文来源[1] 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90. 定义内部经验亦称“反省经验”。英国洛克哲学用语。与“外部经验”相对。指通过对自己心灵的内部活动或心理活动,如知觉、思维、怀疑、信仰、推理、认识、意愿等的观察所获得的经验。洛克认为这是经验的一个来源。与外部经验相比,它虽是经验的次要来源,但与从外物作用于感官所获得的经验一样清晰,并且是不能由外面得到的,而是每个人本身所具有的。内部经验出现较晚,儿童出生之初,首先注意观察外界事物,形成种种外部经验,在此基础上,才逐步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反省,形成内部经验(金炳华等,2001:1047)。在我国哲学界,长时期都把十七世纪英国杰出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家约翰·洛克的反省经验判为唯心主义性质的错误,或者说它是洛克在哲学基本立场上向唯心主义的让步和妥协。一九五九年商务印书馆在出版洛克的主要哲学著作—《人类理解论》的前言中也是这样论述的。洛克在欧洲哲学史上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者,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早有十分肯定的评价。与此同时,洛克经验论的缺陷和错误正在于他没有能够把“反省”经验正确地运用于他的前提,在理解“反省”经验和“感觉”经验的关系上,洛克犯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所不可避免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吴万成等,1982:54)。黑格尔不仅认为洛克“对整个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作了系统的表述”,而且指出洛克还进一步“证明了共相、思想一般也包含在感性存在之内”。洛克的经验论是够彻底的了,但是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把“共根”归结为“感性经验”正是这种经验唯物丰主义“最浅薄、最错误的思想”。 定义来源[1] 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例句1. 康德的“反驳唯心论”,是分析内部经验的时间规定的可能性条件的一种论证。康德从内部经验的时间规定出发,追溯使之可能的条件,企图论证外部对象足在内部经验中规定时间次序的前提。怀疑论的唯心论者在承认内部经验的客观性的同时怀疑外部世界的实在,这在逻辑上当然是可能的,但他们没有满足使内部经验成为可能的先天条件。这个论证也照应了康德的先验唯心论,强调了质料和形式一样是知识之所以可能的必要条件,从而使先验唯心论和唯心论划清了界限。——《康德对唯心论的反驳》,2016:23 1. Kant’s “Refutation of Idealism” focuses on the Cartesian skeptical idealism. So long as Kant challenges the skeptical idealist’s dogmatical claim of inner experience, he has successfully attacked the idealism. Kant's refutation of idealism proceeds from the possible conditions of time-determination of empirical self-cognition. If the skeptic can determine the time order of internal experience, he must take the external objects as its necessary premise. Therefore, if the skeptic admits the time-determination in internal experience, and denies the existence of external objects, he will confront a dilemma. -Quoted from Kant's Refutation of Idealism, 2016: 30.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