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米海洛夫斯基 |
释义 | 米海洛夫斯基【英】Nikolay Konstantinovich Mikhaylovsky译文来源[1] Nikolay Konstantinovich Mikhaylovsky.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kolay_Mikhaylovsky 定义米海洛夫斯基(1842——1904),俄国社会学家和政治家,自由主义民粹派的主要代表,曾在彼得堡矿业学院学习。1868年起为《祖国纪事》杂志的撰稿人,后任该刊编辑。70年代末接近民意党人。1892年起担任《俄国财富》杂志主编,同马克思主义展开激烈论战。政治上主张在俄国维护和恢复小生产经济。哲学上自称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保卫者和继承者,但实际上,他的哲学观点比车尔尼雪夫斯基“向后退了一步”(列宁,1989:108-109)。受实证主义和康德不可知论的影响,在历史领域鼓吹主观社会学,坚持把主体、个人当作社会发展和社会研究的基础,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从“人的天性”出发来研究和评判各种社会制度,凡有利于人的天性发展的社会制度就是进步的,反之则是落后的,应该被淘汰的。主张“社会学应从某种空想开始”,“社会学的根本任务是阐明那些使人的本性的这种或那种需要得到满足的社会条件”。认为历史是自由意志的产物;将自由和必然对立起来,称唯物史观为“经济唯物主义”和宿命论,把人变成“被动者”,“被历史必然性的内在规律从神秘的暗窖里牵出来的傀儡”。提倡“英雄”主宰群众和创造历史。片面强调英雄人物的作用,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为英雄人物自由活动的结果,“英雄”被誉为吸引“流氓”的神奇的催眠术家,正是由于受到杰出人物的影响,历史运动才能“合乎理性”;把客观规律与意志自由对立起来,认为使人服从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就意味着贬低人的尊严,把人变成历史规律的奴隶。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纯粹是维系在黑格尔三项式链条的最末一环上的”(金炳华等,2001:996)。他的理论阻碍了19世纪后半期俄国革命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受到过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尖锐批评。米海洛夫斯基对解放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历史功绩在于:他非常同情农民受压迫的处境,坚决反对农奴制压迫的一切表现,一贯在合法的、公开的刊物上对最坚决彻底的平民知识分子民主派进行活动的“地下组织”表示(哪怕暗示也好)同情和尊敬,甚至还亲自直接帮助这种地下组织。“实际上米海洛夫斯基是农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东志,1981:96)。米海洛夫斯基的主要著作有《什么是进步?》、《社会科学中的类比方法》、《英雄与流氓》、《为个性而斗争》、《文艺和生活》、《略谈辩证法》等。 定义来源[1] 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十卷)[M].人民出版社,1989. 例句1. 马克思在1877年致米海洛夫斯基(Mikhailovsky)的信中,对车尔尼雪夫斯基(Chernyshevsky)关于农村公社可以作为共产主义基础的观点未加评论。他仅仅声言:“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 ——《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2008:66 1. In his letter to Mikhailovsky of 1877, Marx suspended his judgement on Chernyshevsky’s view that a rural commune could serve as a basis for Communism and declared only: ‘if Russia continues to pursue the path she has followed since 1861, she will lose the finest chance very offered by history to a people and undergo all the fatal vicissitudes of a capitalist regime’. -Quoted from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1998: 72. 2. 批判资本主义的并不一定就是马克思主义,它既可以从神性出发拒绝布尔乔亚(如帕斯卡),也可以站在东方民粹主义的立场上反抗资本的布展(如俄国的米海洛夫斯基),而青年鲍德里亚对资本主义物体系和消费社会的批判,看起来颇仿佛他的左派老师,其表面的论说中也真的夹带了一丝后马克思思潮的精神碎褛,但是其中内里的、基始性的逻辑却是莫斯和巴塔耶的草根浪漫主义。——《文本的深度耕犁: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解读》,2007:169 2. Critiques against capitalism are not necessarily Marxist. It can be refusal of the bourgeoisie from a theological perspective, like Pascal, or anti-capitalist speculation based on oriental populism, like Mikhaylovsky. It is only in appearance that the young Baudrillard follows his leftist teachers in the critique of the capitalist system of objects and consumer society, attached with a slight post-Marxian thought. What lies at the core is Mauss-Bataille’s grassroots romanticism. -Quoted from A Deep Plough: Unscrambling Major Post-Marxist Texts From Adorno to Zizek, 2011: 235.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