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英】
socialis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译文来源
Xi Jinping.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14: 318.
定义
社会主义国家为领导组织、调节国民经济顺利发展而确定的长期性、全局性、根本性的目标和对策。它是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依据。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1)制订战略的实际依据和理论依据。要考虑本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并明确所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重要指导原则;(2)战略目标的选择。战略目标包括拟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总体目标和在某些方面比较具体的目标;(3)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包括战略重点、实施步骤、力量部署、重大的政策措施等。在上述内容中,战略目标的选择是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内容,它体现着社会生产力所要达到的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完善程度。战略目标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它自身能否实现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成败。(廖盖隆,1993:724)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国民经济的长期计划有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就是长期计划的基本任务,这个总目标包括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人民福利、环境等。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有以下特征:(1)全局性。它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2)长期性。涉及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比较长期的;(3)综合性。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是一系列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政策的体系。
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研究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途径和方法。长远目标体现着经济发展战略的性质,指示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决定着实现目标的手段、途径和方法。因此,正确规定战略目标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问题。战略目标是确定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要达到的经济上的富裕程度,科学上的发展程度,政治上的民主程度和精神上的文明程度等。它有一个指标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1)增长速度,如产值增长倍数、产品产量增长倍数;(2)经济结构变化。包括确定重点部门和重点部门的增长速度;(3)技术进步;(4)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5)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此外还有管理体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的要求。
实现经济战略目标的关键是要采取一切措施保证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结构、经济组织形态日趋合理化,严格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走出一条投资较少,速度较快,经济效益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主义发展国民经济之路。(廖盖隆,1993:263-264)
定义来源
廖盖隆,梁初鸿,陈有进.社会主义百科要览·上册[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
例句
1. 第一,加强政策沟通。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09:289
1. First, we need to step up policy consultation. Countries should have full discussions 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adopt plans and measures for advancing regional cooperation through consultation in the spirit of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setting aside differences, and give the policy and legal “green light” to regional econonl1c 1ntegrat1on. -Quoted from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2014: 318.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形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两大战略思想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存在差异的主体性原因,主要反映在两代伟人对我国国情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的解答、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差异性原因分析”,载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The thoughts of Mao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 on socialist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re historically related, though differing hugely. It’s believed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ao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 in this respect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environments of the age they were in, varied cognition of national conditions, gap i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socialist essence and fundamental task, and distinction in economic system design and thinking m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