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特定的类存在物 |
释义 | 特定的类存在物【英】a particular species-being译文来源Marx, K. & F. Engels. Karl Marx Frederick Engels Collected Works (Vol. 3)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 [M].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75: 299. 定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使用的术语,指有意识、会思维、也是人的本质表现的一个特定方面。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类存在物,不仅要同自然、社会发生联系,而且还同他自己的思维发生联系,这是人独有的,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动物为了满足自己本能的需要也进行“生产”,但这种生产是盲目的、不自觉的、无意识的;而人的生产活动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同时又改造主观能力的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意识、精神、思维也看作是人特有的属性,认为人是特定的类存在物(李淮春,1996:678)。根据马克思的看法,人是特定的类存在物,从满足肉体存在的需要来说,人将整个的自然界看作自己的无机身体,而不像动物那样局限于很小范围的食物;从精神生活来说,整个的自然界也是自然科学和艺术的对象。人类通过劳动这种生命活动,不仅仅是要满足直接的肉体需要,更重要在于发展自身的从事科学和艺术活动的能力。因此,马克思就将劳动或工业看作是个体的人向作为类存在的人的生成过程、个人从能力有限状态向占有全部人类精神财富的全面发展状态进步的过程,即人的全面发展和类本质的自我实现过程。通过实践(工业生产)活动,人类在生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能力——这表现为感觉能力、思维能力和意志力、爱的能力的全面提升(费尔巴哈意义上的)(郑永扣等,2014:77-78)。“类”是费尔巴哈的哲学术语,具有种类、共同属性、群体以及人的本质等多重含义。费尔巴哈使用这一哲学术语,比较完整地揭示了人的属性。马克思在早期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中,引用了“类”这一概念,但在“人是类存在物”这一表述中,赋予了“类”以新的内涵,即生产活动。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论述,(吴振峰,2011:78)。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马克思对“特定的类存在物”有不同的表达,“人是类存在物”只是一个阶段性结论,也是对人的本质的进一步探讨。 定义来源[1] 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Z].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例句1. 可见,思维和存在虽有区别,但同时彼此又处于统一中。死似乎是类对特定的个体的冷酷无情的胜利,并且似乎是同它们的统一相矛盾的;但是特定的个体不过是一个特定的类存在物,而作为这样的存在物是迟早要死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79:123 1. Thinking and being are thus certainly distinct,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in unity with each other. Death seems to be a harsh victory of the species over the particular individual and to contradict their unity. But the particular individual is only a particular species-being, and as such mortal. -Quoted from Karl Marx Frederick Engels Collected Works (Vol. 3):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 1975: 299.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