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普列汉诺夫 
释义

普列汉诺夫 【俄】

Гео́ргий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Плеха́нов

译文来源

[1]McLellan, D. 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8: 73.
[2]Gregory Plekhanov.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orgi_Plekhanov

定义

普列汉诺夫(Гео́ргий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Плеха́нов,1856—1918),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社会民主工党的创始人之一,后来成为孟什维克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首领之一。1868年进入沃罗涅什军事学校学习,后又进入彼得堡矿业学院学习。19世纪70年代参加民粹主义运动,是土地和自由社成员及土地平分社领导人之一。1880年,迁居瑞士,并开始接触欧洲工人运动。1881年底,着手翻译《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为这一版本写了新序言。后来他提到:“关于我自己我可以说,阅读《共产党宣言》是我这一生中的新时期,我受到《宣言》的鼓舞,并立即决定将它译成俄语”(米·约夫楚克等,1980:74)。之后普列汉诺夫摆脱了民粹主义的立场,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1883年,在日内瓦成立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组织——劳动解放社。1889年赴巴黎参加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发表了关于俄国工人运动的演说,后前往伦敦结识恩格斯。1900年与列宁一起在《火星报》编辑部共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之后“为了党内和平”,其政治立场逐步转向孟什维克,反对列宁。在他1905-1907年革命时期的文章中,否定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领导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帝国主义辩护。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回国,不赞同十月革命。1918年5月30日,病逝于芬兰。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他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并对它的基本特征、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容和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作了全面、详细的论述。他对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个人和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等问题作了深刻分析。列宁曾说:“不研究——正是研究——普列汉诺夫所写的全部哲学著作,就不能成为一个自觉的、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因为这些著作是整个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的优秀作品”(列宁,1995:419)。在伦理思想上,他强调运用唯物辩证法考察社会的道德现象,具体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同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在美学上,普列汉诺夫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论系统运用于美学研究,他认为真正的科学的美学体系必然建立在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基础上,社会经济因素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社会心理以及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等中间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对艺术起决定作用。主要著作:《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1883)、《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1895)、《论艺术》(1899—1900)。

定义来源

[1]米·约夫楚克.伊·库尔巴托娃·普列汉诺夫传[M].三联书店,1980.
[2]列宁.列宁选集(第四卷)[C].人民出版社,1995.

例句

1. 我们在看来是纯认识论的创造问题上,在关于“活动”主体,关于被统一地把握的现实的“创造者”的一系列问题上,所遇到的二律背反这时就显示了它自己的社会基础。普列汉诺夫的论述同样清楚地指出了直观的原则和(个体的)实践原则的两重性是通向这种二律背反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1996:209

1. 

2. 考茨基在自己的信中承认普列汉诺夫精通马克思主义,深信唯心主义同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调和的,并认为马赫主义不是唯心主义(或者说:不是任何马赫主义都是唯心主义)。考茨基在最后一点上,特别在关于俄国的马赫主义这一点上是错误的,这是无疑的。但他的错误完全可以原谅,因为他并没有研究过整个马赫主义,他写了一封私人信件,其目的显然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夸大意见分歧。——《列宁全集(第二十卷)》,1989:129

2. 

3. 尽管马克思主义作为俄国内部一股活跃的力量,只是伴随着1890年大饥荒后社会与政治活动的重新觉醒才得以崛起,但早在1883年,一个紧密结合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团体就在日内瓦成立了。这个自称为“劳动解放社”的团体只有三个成员:普列汉诺夫、巴维尔·阿克雪里罗得(Pavel Axelrod)和维拉·查苏利奇。——《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2008:67

3.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普列汉诺夫是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倍受争议的理论家。很多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他评价不高,因其晚年的孟什维克立场而看轻甚至贬低其哲学上的贡献,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在普列汉诺夫诞生153周年之际,选择这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伟大思想家的理论来研究,成为一个相当有意义的课题。——《论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贡献》,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Plekhanov is a controversial theorist in the history of Marxist philosophy. Experts on Marxism home and abroad have a low opinion of him because of his standpoint on Menshevik in his last years in life. It is absolutely unfair to underestimate or despise his contribution to Philosophy. It is significant to do a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this great ideologist in the history of the Marxist philosophy at the 153th anniversary of Plekhanov’s birth.

例句 2:
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是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创始人之一,第二国际著名的活动家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虽然后来普列汉诺夫在政治上堕入机会主义甚至鼓吹社会沙文主义,是一个十分复杂并且有争议的人物,但是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著述,即使在国外流亡的 37 年(1880年—1917 年)里,他也从未中断过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普列汉诺夫写下了大量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伦理学、美学著作。他的社会历史观更是他所有理论的精髓,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历史观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立场,把哲学的方法融入到了对历史研究之中,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同时解答了当时亟待解决的有关无产阶级发展的理论难题,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普列汉诺夫社会历史观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Georgi Valentinovich Plekhanov is the first Russian Marx doctrine,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Russian Social Democratic Labor Party,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well-known activist and distinguished philosopher Marx. Although later in the political fall of opportunism, Even advocated that so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8: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