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斐洛(Philon Judaeus) |
释义 | 斐洛(Philon Judaeus)【英】Philo of Alexandria; Philo Judaeus译文来源Philo.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ilo 定义斐洛(Philo Judaeus,约公元前20—约公元后50),犹太神秘主义哲学家。生于亚历山大城显贵家庭,又叫“亚历山大的斐洛”。精通希腊哲学、历史、诗歌,同时虔信犹太教,活跃于亚历山大城犹太人社团中,以希腊思想阐述犹太教经典,以斯多葛派隐喻法解经,力图融合犹太教神学、柏拉图和斯多葛派的哲学。认为柏拉图的理念和犹太教的天使是一个东西,提出“逻各斯”即神的能力,是神和人之间的中介,并强调信仰是宗教生活的基础,其学说对“早期基督教思想的形成具有较深影响”。德国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鲍威尔称斐洛为“基督教的真正父亲”(卓新平,2008:100)。斐洛写了历史、政治、伦理和诠释经书方面的著作,其中许多保存了下来。在斐洛看来,犹太教是人类智慧的全部。无论是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还是摩西和先知们受到神灵启示的教义,都在表明同一个理性。为了证明这一点,斐洛通过在亚历山大城常见的比喻方法,将希腊哲学特别是柏拉图主义和斯多葛主义加入到对《圣经》的解读中。亚当代表了精神或者心灵,夏娃代表了感官享受,雅各代表了禁欲主义,等等(弗兰克·梯利,2014:133)。在幸福观上,斐洛不同意柏拉图的观点。柏拉图认为幸福是追求美德的结果,而斐洛认为幸福是神赐的礼物(戴尔·古德,2006:521)。斐洛借助柏拉图的理念思想,解释了创造世界的神不存在于世界之中而存在于世界之外。认为逻各斯是耶和华的语言(竹内纯郎,2005:74),是犹太教中的天使、柏拉图的理念与斯多葛派的“世界灵魂”概念三者的糅合,逻各斯是上帝与世界实践的“中介”,是上帝的智慧、权能与意志的实体化(万中航,2003:496)。在斐洛的所有著作中,对《托拉》的论述占绝大部分。这方面的著作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解释《托拉》中的法律条文,如《论创世》、《论十诫》、《论犹太族长》;第二类是对《托拉》的哲学阐发,采用隐喻式的叙述手法,将犹太律法的内在含意转化为一系列抽象哲学概念;第三类是通过对《创世纪》和《出埃及记》的评论,揭示《托拉》的神学意义,如《关于<创世纪>的问答》、《关于<出埃及记>的问答》(亚伯拉,2007:15)。相传斐洛写有《论梦》、《上帝是永恒的》等大量作品(赵匡为等,2006:176)。 定义来源[1] 卓新平.基督教小辞典(修订本)[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例句1. 1843年12月至1844年10月,他在《文学总汇报》上发表文章,公开背弃了原来所持的资产阶级激进主义立场,大肆宣扬主观唯心主义和英雄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主要代表著作有:《对福音的批判及福音起源史》(1840年)、《斐洛、施特劳斯、勒男与原始基督教》(1842年)等。——《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2009:103 1. Between December, 1843 and October, 1844, he published articles for the Literatur-Zeitung, openly rejecting his previous, radical bourgeois position and unabashedly advocating subjective idealism and a conception of history as determined by heroes. Marx and Engels caustically criticized Bauer in The Holy Family. His most important publications include Kritik der evangelischen Geschichte der Synoptiker, 2 vols. (1841) and Philo, Renan und das Urchristentum (1874). -Quoted from Back to Marx: Changes of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s, 2014: 68.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