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释义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德】

Grundlage der gesammten Wissenschaftslehre

译文来源

Foundations of the Science of Knowledge.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ann_Gottlieb_Fichte#Collected_works_in_German

定义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德国费希特著。两卷。分别于1794、1795年出版。该书是作者阐述其知识学体系基础的著作,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知识学的基本原理,二是理论知识的基础,三是实践知识的基本原理。该书认为康德从经验中抽绎其范畴,并没有证明这是理智所必要的原则,认为要从一个根源抽引出范畴体系,这个共同的根源就是自我。知识学认为一切意识均由自我建立而成,在这个建立过程中,首先由自我反省其自身运用理智直观建立一个绝对自我。绝对自我是没有对立的自我,自我对自我的考察就引导到以自我为对象,因而由自我建立了非我。非我即自我以外的事物,但这些事物是自我建立的,它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观的观念。由于考虑到非我由自我建立,则非我与自我本是统一的,由此而说明知识乃是由自我主观所造成。该书表达了实践意志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建立非我不是直观的,自我是离开了一切基础的“意志”,“行动”或“活动”,不是能动者,只能说是行动或活动本身。自我自己建立其对象作为阻碍,从这个阻碍也才发现了自己。该书以这种行动的解释阐明理论与实践的区别,非我决定自我为理论,自我决定非我为实践。因此,该书所表达的体系实为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唯心主义体系。该书所表达的辩证法思想表现于自我与非我即对立的双方,但已不是康德体系中的二律背反理论中的有对立而无统一,它强调统一,强调相互转化。它的自我建立自我、自我建立非我、自我与非我的统一三个命题表现了辩证法思想的正、反、合过程。这种思想对以后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思想的发展有巨大影响。(金炳华:2003:39)。

定义来源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费希特的知识学经历过巨大的演变。《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代表着他早期的知识学。这是一种经过修订的先验哲学:它的出发点不再是笛卡尔式的自我,而是柏拉图式的理念,并且它的内部结构不仅是由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构成的,而且也是由真理论和现象论构成的。——“费希特晚期的知识学”,载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例句 2:
在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中,费希特基于对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深刻理解,运用反思和抽除的方法对人的意识活动展开先验还原,最终获致了那作为哲学最高原理的 “本原行动”——自在之 “自我”。——“费希特统一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的尝试——基于《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的研究”,载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In the Grundlage der gesammten Wissenschaftslehre, Fichte successfully reaches the supreme principle of philosophy, the Act ( Thathandlung) or the absolute I, by applying transcendental reduction to man's empirical consciousness through reflection and abstraction, which is based upon hi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 and content.

例句 3:
确实,《全部知识学基础》中的那种从理论知识学向实践知识学过渡的路向,无疑遮蔽了实践自我在解决知识基础和形而上学问题上的优先地位,所以费希特在学界的批评声中,不断修正自己关于知识学的表述。——“逻辑学还是伦理形而上学——费希特伦理学的‘知识学原理’研究”,载于《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7: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