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普世性救恩(又作普世的救恩) |
释义 | 普世性救恩(又作普世的救恩)【英】universal salvation/grace译文来源[1]Universal reconciliation.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al_reconciliation 定义普世性救恩作为一种新的神学观念,是罗马天主教会在梵二会议上制定的新神学体系。它关注的是重新解释天主教神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天主教的救赎计划,着重于把天主与全人类联系在一起,从而密切了教会与世俗的联系,为梵蒂冈实行政策的重大转折提供了基础,在罗马教会近三十年来的革新与运动中发挥了作用。梵二会议放弃了一贯坚持的唯有参加罗马天主教会的天主教徒才能获得天主救恩的狭隘观念,在基督教近2000年的漫长历史中第一次郑重宣布,天主的计划是拯救全体人类,不仅信仰基督的人,而是所有的人都是天主救赎的对象,都有可能得到救恩。这样,梵二会议通过论述天主爱全体人类,解决了救恩面向全人类的根本问题。其实质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从一个更为深层次的新角度,再次从理论上确立罗马天主教的普世性,这里必须说明的是,梵二会议虽然制定了关于救恩的普世性的新理论,但这并不意味着贬低了罗马天主教会作为得救的必由之路的地位。相反,梵二会议在承认其他宗教的价值的同时,也指出其他宗教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不完满的”和“有缺点的”,而唯有罗马天主教会掌握“全部的、完满的天主和人的真理”,罗马天主教会仍优于一切其它宗教和意识形态,是“救赎的普遍性的工具”(任延黎,1993:1-6)。 定义来源任延黎.论罗马天主教的“普世性救恩”神学观念[J].世界宗教研究,1994(3). 例句1. 后现代主义强烈地怀疑宏大叙事或者普世性理论,长久以来推动了后马克思主义的前景。例如,福柯、利奥塔和鲍德里亚逐步深入地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倾向,结果是《里比多经济学》、《回忆马克思主义》和《生产之镜》等激烈的反马克思主义批判。——《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2011:162 1. Postmodernist theory, with its intense suspicion of grand narrative, or universal theory, has encouraged a post-Marxist outlook for some time now. The work of Foucault, Lyotard and Baudrillard, for example, has moved progressively further away from a Marxist orientation, resulting in such vicious anti-Marxist critiques as Libidinal Economy, ‘A Memorial of Marxism’, and The Mirror of Production. -Quoted from Post-Marxism: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2001: 104.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792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