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美育 |
释义 | 美育【德】ästhetische Erziehung译文来源[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611. 定义美育亦译“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关于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它将美学理论实施于日常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之中,体现了美学的目的、任务、功能。它同德育、智育、体育相互并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构成教育的统一整体,并有特殊的教育实施、教育方法。其目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情趣,崇高的审美理想,培养审美、创造美的能力,推动美和艺术的发展,克服人性的异化,充分发展人的本性,使人由生物的人发展为社会的人,物质的人发展为审美的人,并使社会进入高度文明的社会(金炳华,2003:611)。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将美育在基础教育学校中的地位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但是却不免忽视了美育的普适性内涵而单一追求专业化目标。基础阶段学校美育必须以普适性为先,以培养学生成为“完整的人”目标为先,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学校美育的专业化倾向应该逐渐弱化或者并含在普适性原则中(郭莹,2015:1)。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它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它可以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它可以鼓舞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我国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是:①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界的美,培养学生对社会美的正确观点和感受社会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艺术美的能力等。②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力;形成他们对于美和艺术的爱好。③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要使学生学会按照美的法则建设生活,把美体现在生活、劳动和其他行动中,养成他们美化环境以及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周德昌,1992:42)。美育不仅像德智体三育那样要求科学性、准确性、系统性,更要求形象性、生动性、感染性,寓教于乐,以情感活动为中介,把对象与主体连结起来,让爱美作为一种巨大精神力量,在人心灵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定义来源[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