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线段喻
释义

线段喻【英】

the Analogy of the Divided Line

译文来源

Analogy of the divided line.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alogy_of_the_divided_line

定义

柏拉图用“线段喻”形象地说明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的区分。在柏拉图那里,世界是二元的,分为可见与可知两部分,分别称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又称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张学强等,2009:83)。柏拉图这样说道,“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把这条线分成不相等的两部分,然后把这两部分的每一部分按同样的比例再分成两个部分”,则第一次分得两个部分中,一个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个相当于可知世界”(柏拉图,1986:268)。按照“清楚与不清楚”的程度,再经过第二次划分,又把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分别划分为两部分(张学强等,2009:83)。在可见世界的两部分里,“第一部分可以代表影象。所谓影象我指的首先是阴影,其次是在水里或平滑固体上反射出来的影子或其他类似的东西”;第二部分则“是第一部分的实物,它便是我们四边的动物以及一切自然物和全部人造物”(柏拉图,1986:268)。这两部分中,第一部分的影象乃是第二部分的实物形成的,是第一部分对第二部分的模仿。在可知世界里,第一部分是指“几何学和同几何学相近的学科”,即几何、算术、天文学等;第二部分指“理念”,即“逻各斯本身凭着辩证的力量而达到的那种知识”。同样,这里第一部分也是对第二部分的模仿(张学强等,2009:83)。“相应于这四个部分有四种灵魂状态:相当于最高一部分的是理性,相当于第二部分的是理智,相当于第三部分的是信念,相当于最终一部分的则是想像”(柏拉图,1986:267)。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感官需要经历审视影像、考究实物、凝思符号和形成理念等四个不同的认识阶段;相应而言,整个灵魂也经历想象、信念、理智、理性四个不同的发展状态。线段喻所示的图景是可以垂直的,由下而上,由浅人深,预示着人的认识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刘海娟,2013:37)。

定义来源

[1] 张学强,郭文博.《理想国》中三大“隐喻”的教育涵义[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05).
[2] 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3] 刘海娟.试论柏拉图教育本质观的证成逻辑——以《理想国》的隐喻为线索[J].教育学术月刊,2013(09).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洞穴喻象征着何谓灵魂转向,戒指喻象征着灵魂为何转向,太阳喻象征着灵魂转向何方,线段喻象征着灵魂如何转向,这一完整的线索使得其教育的本质统一在灵魂转向的技艺之中,从而形成柏拉图教育本质观的系统合理的证成逻辑,也为我们现今思考教育问题提供经典文本的证成思路。——“试论柏拉图教育本质观的证成逻辑——以《理想国》的隐喻为线索”,载于《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第9期
The metaphor of the cave indicates what the soul conversion is; the metaphor of the ring indicates why the soul conversion is; the metaphor of the sun indicates where the soul conversion is; the metaphor of the line indicates how the soul conversion is. So the complete clue about the education essence is unified in the art of the soul conversion, from which we can draw inspiration about Plato’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logic of Justification in his view of education essence, and which also provides the justification into thoughts on classic texts when we think about the education problems.

例句 2:
《理想国》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书中作者通过三个著名的隐喻阐明了他精心设计的宏大的教育体系:“太阳”喻阐明了教育的终极目的,即认识并拥有最高的“善的理念”;“线段”喻阐明了教育的形而上学前提,即灵魂认识最高的“善的理念”的可能性;“洞穴”喻阐明了教育的艰辛历程,即灵魂完成转向并不断向上,追求最高的“善的理念”的过程。而且,正是这些美妙的隐喻使我们领略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特有的理想情怀与人本精神。——“《理想国》中三大‘隐喻’的教育涵义”,载于《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第5期
Plato’s education thoughts is mainly expressed in the republic. With three famous metaphors, the author clarify his grand, well-designed education system in this masterwork: the metaphors of the sun clarify the ultimate goal of education, that is the knowing an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