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米丁 |
释义 | 米丁【英】Mark Borisovich Mitin译文来源[1] 金炳华,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995. 定义米丁(1901—1989),苏联哲学家,社会活动家。1901 年生于日托米尔。1919年加入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1929年毕业于红色教授学院哲学系。1930—1944年历任共产主义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哲学研究所(1936年划归苏联科学院系统)副所长、《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主编、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院长。1939 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44—1950年历任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委员、苏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布尔什维克》杂志编委。1950—1956年任《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报主编。1960年任全苏政治知识和科学知识普及协会主席。1960—1968年任《哲学问题》杂志主编。1967年任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社会科学部国外思想流派问题学术委员会主席。1971年当选为苏联哲学学会副会长。1939—1961年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1950—1962年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米丁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列宁阶段问题、国家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问题、认识论问题、哲学史、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等。1929年积极参与对德波林学派的批判。提出列宁主义哲学阶段的特征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后的自然科学发展成就的概括,是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所作的说明;对当时新的反唯物主义派别(如康德主义、马赫主义、波格丹诺夫主义等)作了全面的批判;强调哲学的党性原则(冯契等,2000:333)。米丁和拉祖莫夫斯基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部分,明确地把“物质”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范畴,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从而建构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米丁不无得意地自我评价道:“我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种分法被人接受,流传下来了”(安启念,2010:173)。主要著作有《黑格尔和唯物辩证法理论》(193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33)、《哲学和现时代》(1960)、《十月革命的经验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规律性》(1967)、《列宁和哲学的紧迫问题》(1971)、《现代意识形态斗争问题(社会学观念和社会政治观念批判)》(1975)、《哲学与社会进步》(1979)、《列宁思想和现代化》(1981)等。 定义来源[1] 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Z].上海出版社,2000.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