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资本论》 |
释义 | 《资本论》【德】Das Kapital;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译文来源[1] Marx, K. & F. Engels. Karl Marx Frederick Engels Collected Works (Vol. 35) [M].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96: V, 13. 定义《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首版于1867年9月14日的德国汉堡,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同时也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马克思在这部著作里,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样就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via: http://baike.so.com/doc/2663796-2812997.html)。书中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这就更好地提高了我们的自觉性认识,为探索具体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产的运动规律打下扎实基础,作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部巨著,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包括4卷内容,其中理论部分3卷,由17篇98章组成;第4卷是剩余价值学说史,分3个分册,共24章和1个附录。卷帙之浩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绝无仅有的(李晓光等,2014:220)。 定义来源[1]《资本论》.via: http://baike.so.com/doc/2663796-2812997.html 例句1. 《资本论》在德国工人阶级广大范围内迅速得到理解,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的报酬。一个在经济方面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的人,维也纳的工厂主迈尔先生,在普法战争期间发行的一本小册子中说得很对:被认为是德国世袭财产的卓越的理论思维能力,已在德国的所谓有教养的阶级中完全消失了,但在德国工人阶级中复活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1972:15 1. 2. 在他们那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成了马克思思想创作的“顶峰”,它的发表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马克思”。显然,这里有一种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与《资本论》对立起来的意向,对此,我是坚决反对的。 ——《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2009:509 2. 3. 他们的观点在这里说得清清楚楚。他们认为,《资本论》是一种伦理学的理论,在《资本论》里保持沉默的哲学只是在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里才大声讲话。——《保卫马克思》,1984:31 3.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