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实体性 |
释义 | 实体性【德】Substantialität译文来源Zhang Yibing. A Deep Plough: Unscrambling Major Post-Marxist Texts From Adorno to Zizek, 2011: 40, 99-100. 定义德国黑格尔用语。即“伦理实体性”。有时又称为“神性”、“普遍性”等,常与“主体性”相对。指某种精神力量或观念的普遍合理性,黑格尔由“伦理实体”概念引出。“伦理实体”指伦理与法的领域中的理念,是一切普遍的、正面的、合理的伦理力量和观念的集合体(金炳华,2003:29)。事实上,黑格尔是将“伦理实体”作为价值合理性的根据,并从“伦理实体”中寻求对伦理关系与伦理秩序的理解的。在他看来,“伦理实体”是把握伦理关系与伦理秩序的钥匙。黑格尔认为,“实体”有两个明显的内在规定性:实体是自因,实体是主体。即,一方面,实体是无待他物而自成原因,且成为他物存在的根据,另一方面,实体又是自主运动变化着的,它要成为“具体的实体”。黑格尔将“实体”理解为绝对精神,绝对精神外化运动,在客观精神阶段即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真理性存在就是客观“伦理”。他认为伦理是“自由的理念”,是“活的善”(黑格尔,1982:164)。他指出:“考察伦理时永远只有两种可能:或者从实体出发,或者原子式地进行探讨,即以单个人的人为基础而逐渐提高。后一种观点是没有精神的,因为它只能做到集合并列,但精神不是单一的东西,而是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黑格尔,1961:173)。黑格尔的“伦理实体”有以下特点:其一,“伦理实体”是必然性与普遍性。其二,“伦理实体”是相对个人而言的,它是个人的本质,它规定了个人的义务内容,个人从伦理实体中获得自身存在的价值规定。其三,“伦理实体”作为客观伦理实体是关系体系(高兆明,1999:50-51)。黑格尔认为具有实体性的普遍力量与观念“是艺术的伟大的动力”,它们在作品中化为有生气灌注的艺术形象,体现“永恒的宗教和伦理的关系:例如家庭,祖国,国家,教会,名誉,友谊,社会地位,价值,而在浪漫传奇的世界里特别是荣誉和爱情等等”。在黑格尔美学中,实体性是悲剧的中心概念和本质特征,“在悲剧里永恒的实体性因素以和解的方式达到胜利”(金炳华,2003:29)。 定义来源[1]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29 例句1. 这必然导致如下结果——第一哲学必定是具有专制的等级结构的,基始性的居上位的概念奴役被决定的概念。名义上罢黜了实体性形而上学的海德梅尔没有真正逃出形而上学的逻辑囚宠。——《文本的深度耕犁: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哲学文本解读》,2007:20 1. 2. 似乎这样,过去实体性的二元分立就消解了。但是,阿多诺还是一脸正色地说,海德格尔的存在充其量是一个更隐蔽的关系性第三者,这还是逃脱不了主体同一性的变种之指认。——《文本的深度耕犁: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哲学文本解读》,2007:23 2. 3. 在这种意识形态幻象中,一种并不客观存在的人的“实体性” (substantiality),虚构了一种价值悬设,即人应该成为的东西(本真存在),以此与现实的“是” (存在者)相对立。——《文本的深度耕犁: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哲学文本解读》,2007:64 3. 网络参考例句例句 1: |
随便看 |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