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
释义

《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英】

The October Revolution and the Tactics of the Russian Communists

译文来源

[1] Stalin, J. V. J. Stalin Works (Vol. 6) [M]. Moscow: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1953: 374.
[2] The October Revolution and the Tactics of the Russian Communists. via: https://www.marxists.org/reference/archive/stalin/works/1924/12.htm
[3]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775.

定义

《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是斯大林于1924年12月为《走向十月革命的道路》一书写的序言。该文编入中文版《斯大林全集》第6卷、《斯大林选集》上卷。这篇序言文章是斯大林批判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的重要论著。为了批判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捍卫列宁主义的“一国胜利说”,为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奠定思想基础,斯大林发表了他的这篇序言(高狄,1991:3189)。该文分析了俄国首先冲破帝国主义链条的三个国际条件和六个国内条件;论述了十月革命的两个主要特点,即它实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权和使社会主义在一个资本主义不大发达的国家中首先胜利。指出,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和劳动农民的联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托洛茨基却忘掉农民是革命力量,否认农民的革命作用,怀疑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依靠工农联盟、依靠本国内部的力量,能够独立地建成社会主义。指出依靠本国内部的力量,苏联能够首先建成社会主义,但只有消除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根除一切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文章进一步区分了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同最终胜利的不同,指出列宁的革命论是一国胜利论与世界革命论的统一,因此不仅那些忘掉十月革命的国际性质,把它说成仅仅是一国现象的人是错误的; 而且那些把一国胜利的革命看作是依赖外援的被动现象的人也是错误的(刘佩弦等,1988:14)。

定义来源

[1] 高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大辞典(中)[Z].长春出版社,1991.
[2] 刘佩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辞典[Z].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1924年12月,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一文中提出,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和提出了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同时胜利”论的“一国首先胜利”论。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他援引了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有关的论断,从此以后,这个观点被流传下来,传播到苏联以外的许多国家。——“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个疑案的解析——研究列宁的《论欧洲联邦口号》”,载于《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3期

例句 2:
茨基甚至与季诺维也夫结成联盟,极力否认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现实可能性。为了统一思想,推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斯大林在论战中明确提出并坚持“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即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1924年12月,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一文中首次对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和一国取得完全的最终胜利进行了区分。——“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再思考”,载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4期

例句 3:
《论列宁主义基础》的第三节,阐释了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此后产生的《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也以很大的篇幅论及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关于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论——评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阐释”,载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随便看

 

汉译英翻译词典收录46835条汉英翻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文字词的英语拼写、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等,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