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爱【英】
faith; hope and charity
译文来源
theological virtues. v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ological_virtues
定义
“信望爱”源于《圣经·哥林多前书》经文“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分而辨之,“信不仅仅是理智上赞同基督教的教义,还包括彻底地献身于基督,奉他为生命的主”。“望则根基于耶稣的复活。基督是人心中荣耀的盼望,选民所盼望的,正是那无谎言的神在万古之先所应许的永生”。“爱,则是上帝的本真,是《新约》阐扬的最大诫命,更是基督徒的最大美德”。耶稣教导信徒时说到:“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爱”如《圣经·哥林多前书》所言,“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刘振宁,2009:180)。
定义来源
刘振宁.信望及爱一体三位——循道会士柏格理形象论发凡[J].贵州民族研究,2009(06).
网络参考例句
例句 1:
百年前宣道华土的英籍循道会士柏格理,究竟具有着怎样的形象?这一论题长期困扰着中外学术研究界。笔者认为,只要立足于柏氏的信仰之“根”、身份之“本”以及大爱之“工”,便不难对其总体形象作出辩证解读和理性论析。质言之,柏格理就是一位以“信望爱”三种根性和美德写就的形象。——“信望及爱一体三位——循道会士柏格理形象论发凡”,在于《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6期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 domai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British Methodist Samuel Pollard is always a controversial figure and seems to become an unsolved problem.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swer rationally and reason dialectively what a figure Samuel Pollard is indeed. In a word, he is nobody else but a phantom of faith, hope and love.
例句 2:
生命伦理学是生命政治与生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文化的目的正是至善的追求,也是人类共同的理想——整全的道德(content-full morality)和真全或纯全生活(entire lives or pure-full lives);这就是普世的伦理理想、真善美统一的那一境、信望爱统一的那一界。 ——“生命伦理学后现代终结辩辞及其整全性道德哲学基础”,载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例句 3:
为应对植根于中国大陆的民族身份和社会主义实践阶级身份连接的解体,陈映真把“第三世界”作为重建两种身份认同的自洽结构的基点和方法论。同时,陈映真前期的理想主义愿景遭遇现实的重挫之后,在甘地身上找到了以基督教“信望爱”为基础的理想主义重构形态。 ——“‘第三世界’视野和理想主义的重构——论陈映真1979年之后的批判实践”,载于《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